隐私遭到泄露怎么办?
一、个人信息的包含哪些?
消费者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、财产信息、账户信息、信用信息、金融交易信息、鉴别信息及其他与特定消费者购买、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相关的信息。
二、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
1、垃圾短信、骚扰电话、垃圾邮件源源不断。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,个人信息被泄露后,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,也是以推销为主,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,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,有推销保险的,有推销装修的,有推销婴儿用品的。
2、冒名办卡透支欠款。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,复制你的身份证,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,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,恶意透支消费,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。
3、案件事故从天而降。法律顾问表示,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,进行违反犯罪活动,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。
4、账户钱款不翼而飞。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,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,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,再设置个密码,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,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。
5、个人名誉无端受毁。个人信息被泄露后,出的任何事都与你有关。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,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,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。
三、个人信息泄露的常见途径以及防范
1、单据及凭证泄露信息
物流单、火车票、纸质对账单等含有姓名、电话、住址等信息,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就随手扔掉,将会造成信息的泄露,法律顾问建议大家将使用完毕的身份信息材料进行销毁。
2、社交渠道泄露信息
使用微博、微信等社交软件时,可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个人的姓名、职务、单位等信息,如果以上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,将会产生严重后果。因此,大家在社交圈分享照片时,切记检查好照片里的每一处细节,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处理,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。
3、网络平台泄露信息
某些网络平台在注册时,需要留下手机号码等注册信息,有时还会要求绑定社交账号,一旦网络平台被植入“木马”病毒,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会大大增加,因此,提醒大家要谨慎在网站平台留下个人信息。
4、参加活动泄露信息
参加活动泄露信息,在街上闲逛时如果遇到调查问卷、有奖活动等征集个人信息的情况,一定要谨慎对待,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,你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利用。
5、招聘平台泄露信息
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招聘负责人在网上发布虚假的兼职信息,以此来收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。在填写个人信息前,最好核实一下公司及发布者的信息,最大程度保证隐私不被泄露。
6、打印店等泄露信息
在校学生在参加各类考试时,需要打印含有个人信息的报名表等。一些打印店、复印店为了牟利,会将学生信息资料存档留底然后转手卖掉。因此,材料打印完毕后,切记彻底删除相关文件。
7、手机APP泄露信息
一些打车、导航类APP经常需要获取用户的定位,有些商家会与手机APP合作,通过无线网络获取用户位置,从而推送商品或服务。
小伙伴们可以在手机设置中勾选“仅使用期间获取定位”,来最大程度保护好个人信息。
8、公用WiFi泄露信息
连接不法分子设置的公用WiFi后,无线局域网地址等设备信息以及用户正在浏览的内容,都有可能被监控。一旦支付密码被非法获取,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因此,一定要谨慎连接公用WiFi。
四、信息被他人侵犯后如何防范
在知悉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泄露之后,我们应当及时采取防范措施:
1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。
2、面对需要添加新的联系方式(如:微信、手机等)或转账到非本人的支付账号时,第一时间应与对方电话或视烦取得联系,确定真伪;
3、一旦无法辨别的情况下,向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取得联系,寻求帮助。
法律顾问表示,如果已经发生被诈骗或者钱财被侵害后如何挽救:
a、保留电子证据材料。
b、及时拨打110或向派出所报案。
c、电话拨打对方账户所在银行客服电话,输入汇款目标账号(骗子的账号),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5次输入错误,这时该账号会自动锁定24小时。期间对方无法将钱转移,可避免损失扩大,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。
d、为防止骗子用网上银行转账,可及时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,登录时输入目标账号(骗子的账号),密码连续输错5次,该账号网银将被锁定24小时。
e、及时和要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,将被骗的情况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,请求帮助。